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李济生,于7月28日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76岁。
李济生,1943年5月31日生于山东济南,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历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部总工程师、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济生院士

他为我国的航天测控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研究方面,李济生发现了低轨道三轴稳定卫星姿控动力对卫星轨道的摄动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提高了定轨精度;建立了我国卫星测控精密定轨系统,满足了我国各型号卫星对定轨精度的要求;在卫星测控工程方面,对卫星测控软件系统提出了“模块化自动调度”设计思想,并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测控调度软件和测控计划生成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为了设计出卫星轨道精密计算方案,他和同事们呕心沥血,孜孜以求,奋力拼搏了20多个春秋,终于将轨道半长轴误差从1000米降到500米、300米、20米……他建立的“三轴稳定卫星姿控动力对其轨道的摄动力模型”填补了我国该项动力学模型的空白;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卫星测控软件的通用化、模块化和标准化,创造性地提出了“卫星时”概念,实现了“一网管多星”,为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航天测控模式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一生坚持:“科学家最大的追求和贡献就是永无止境的创造。”
李济生也是2019年逝世的第16位两院院士。作为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均为终身荣誉,并称“两院院士”。
其中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是:1月16日逝世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于敏,1月19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化学家梁敬魁,1月29日逝世的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国章,2月22日逝世的凝聚态物理学家王业宁,3月7日逝世的全国名中医沈自尹,6月3日逝世的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汤定元,6月17日逝世的著名医学家孔祥复,7月28日逝世的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李济生。
另外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1月1日逝世的金属材料专家涂铭旌,1月8日逝世的心血管外科学专家高长青,2月3日逝世的压力加工专家阮雪榆,2月22日逝世的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孙伟,5月11日逝世的建筑结构专家容柏生,5月28日逝世的材料科学专家李恒德,6月14日逝世的控制系统工程专家宁滨,6月29日逝世的毫米波技术领域杰出专家孙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