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死后又要埋于黄土。可以说陕北这片黄土地,给了当地民众太多的眷恋和不舍。这片深沉厚重的黄土高原,随着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再次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谈一下,陕北榆林地区的丧葬习俗。

榆林地区丧葬习俗

守气:陕北人死了不说“死”,认为说“死”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是不文明的行为。因此陕北人习惯上把老年人死了说成“老了”,中年人死说“殁了”,小孩子死说“撂了”。

陕北人非常注重孝道,老人上了年纪,生活不能自理时,子女们要轮番在身旁伺候,对老人进行体贴入微的照顾,这在当地称为“养老”。老人情况不好时,儿女要守在老人身旁,这在当地称“守气”。守气时要给老人洗脸、剃头、净身,以防老人“老了”。

如果老人病危,儿女要整天守在老人身旁,在老人咽气前给老人穿寿衣。老人断气后,要先用酒精棉球净面以防小虫。再往老人手腕处绑打狗饼,准备尸体下炕,找一张床,铺上干草,把尸体放在地上。用五张麻纸糊一块纸被,把亡人的脸面和全身盖住。

铺干草的目的,一方面便于尸体存放,另一方面如果病人一时休克再复活,如果有动静,干草就会发出响声,便于儿女发觉。接下来是找一只鸡,如果死者为男性,要找一只母鸡;如果死者为女性,要找一只公鸡,目的是讲究阴阳搭配,做鬼也要有个伴。

在门槛上将鸡头扭下,民间叫“到头鸡”。把鸡毛拔净,在鸡左右翅膀下各插一根筷子,把鸡放在一个碗里,然后献在死者前面的祭品桌上。

报丧:陕北人报丧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把死者的铺盖卷放在院子墙头上,村里人看到铺盖卷便知道谁家人“老了”。二是要挂岁数纸,如果老人八十岁,起码要挂八十几张麻纸,做儿女的总希望父母长寿,因此麻纸通常要多几张。把剪好的麻纸挂在大门口,过路人看到麻纸,就能推测到死者的大致年龄。三是通知死者娘家,安排一个自家人带上礼品去请死者娘家,通知娘家侄儿戴孝。

请阴阳:“富贵出在门里,子嗣出在灵里”。陕北人办丧事,最重要的风俗是请阴阳先生。讲究的人家要选一处好坟地、测一个吉日。灵地选好了,后代人丁兴旺发达;吉日选择好了,丧事办得顺顺当当,丧主家不会出怪事。因此不论家境贫穷还是富有,办丧事时都要请阴阳。

入殓:下葬日期确定后,过三天要入殓。入殓有规定的两个时间:一是清早太阳未出来时,二是傍晚太阳已落时,入殓不能见日头。入殓要通知娘家,这是礼节。正常死亡,娘家知道了也不来;而非正常死亡,娘家肯定会来人。入殓前,把亡人的寿衣穿戴好再入殓。亡人入殓后,棺材里如有空隙,要充上花籽、柏叶。这其中有两大用意:一是花籽寓意后代开花结籽代代繁衍,柏叶寓意四季长青人口兴旺;二是把棺材充实,下葬时亡人头像就不会动,以防亡人的头撞在棺材壁上。

孝帽、孝子棍:丧事戴孝,分重孝和一般孝。儿女戴重孝,孝帽、孝衫、孝裙、穿白鞋,这叫彻地孝。侄儿戴自备孝,一般亲戚戴条子孝,阴阳、厨师戴带红点的条子孝,孙子戴花红孝。

儿女的孝帽上有棉花蛋、眼衫。棉花蛋是男左女右。如果亡人是父亲,儿女孝帽上左边吊一个棉花蛋,以示左耳不闻闲杂事,一心一意去守孝,右耳聆听母亲言;亡人是母亲,孝帽右边吊一个棉花球,以示右耳不听闲余事,一心一意去守孝,左耳只听父亲言;父母双亡,孝帽左右都吊棉花球,以示不闻闲杂事,一心一意去守孝。眼衫,以示一心守孝,沉痛哀号,两眼不视闲杂事,见了也装作没看见。重孝孝帽后边吊有一根麻线,以示披麻戴孝。孝子棍,用一尺左右的细柳棍,沾上白纸条,供孝子拄。

迎帐:迎帐,也叫迎祭。凡遇白事(丧事),有送花圈、毛毯、被面帐子等礼品,用竹竿抬上,吹手迎上,吹手在前,花圈、毛毯等随其后,接下来是遗像,最后是低头慢行的孝子。迎帐队伍在村中转一圈,一是展示送来的礼品多,丧事办得好;二是显示孝子多,儿孙满堂、生活幸福美满。

接娘家、谢娘家:在陕北葬礼上,村里人最爱看的是接、谢娘家人的场面了。尤其老人非正常死亡或子女对老人不孝顺的,这种情况下,娘家人是要发话的。娘家人进了村,孝子们要在大门外路两旁跪接,吹鼓手在前吹奏,其他办事人员接回娘家的花圈、猪等祭品和行礼。娘家人接回后,总管安排答谢娘家,一路上吹手吹奏,备一桌酒菜,到娘家的下榻处,总管把桌安平,立桌则丢人,酒斟满,孝子跪在地上。由总管发言,告知病人几时得病,经过怎样治疗,穿了几件衣服,背了什么棺材等。如孝子对老人孝顺,也属正常死亡,娘舅把酒一喝,让孝子平身。孝子们给娘舅敬酒,谢娘舅完毕。如老人属非正常死亡或儿女对老人平时不孝顺,娘舅就要问死亡原因,这时娘舅就要批评外甥。娘舅的话说不好,也不喝酒,孝子还得长跪,当天晚上的烧纸、踩跪、过金桥、撒路灯等一切祭奠活动都进行不下去了,灵堂里的猪不能下锅,影响第二天的祭事和宴席。这个环节是孝子最头痛的事。通常情况下,娘舅把孝子批评、数落一顿了事。如果娘家人不发言,村里人会笑话娘家没一个办事人,全是傻瓜,怕的没敢开言。这就把娘家人的面子全丢光了。

祭孤魂:把娘家接回来后祭孤魂。选一与亡人陵墓方向错开一点较高且平坦的地块祭孤魂。祭孤魂的主要目的,是先把孤魂野鬼祭奠安顿好,让孤魂野鬼先吃饱喝好,就不和先逝的老人争抢祭品。这样先逝的老人就能享受到儿女们的祭品。

请灵:请灵在前一天下午开始。一般丧事(一天一夜),在聚客的当天晚上,祭孤魂毕,就开始请灵。如是新逝,请灵需请三代。如先前已殁了一个,就请先殁了的那个。尸骨盒不进院。请个牌位子,让老俩口团圆带路。

祭奠:陕北风俗,老人殁了要举行祭奠活动。孝子要杀猪宰羊,富足户请礼生,一天三开祭(早、中、晚祭)。三祭都由礼生安排,都用祭文(礼生来写)。中等户只请吹手不请礼生。孝子自己安排三祭。每一次祭都是哭一阵、烧纸、奠酒。孝子有文化的自己写一篇祭文,在正祭时读,以示书香门第、文人辈出;不写祭文体现以农为本、以过好光景为荣。

祭奠,在农村叫烧纸(也叫烧纸钱)。凡前来唁言的亲朋好友和办事人员都要祭奠。亲戚祭奠前,都要带祭品。娘家是猪礼(退一半),女婿要献猪(两家女婿退半个,三家女婿不退),侄儿、侄女、外甥是猪礼,外孙是羊礼,孙子是娱乐费。外孙、孙子讲究少,民间常说孙子辈是:一个眼在哭,一个眼在笑。想花费一点钱可以,不出也行,没人说闲话。

祭奠烧纸按亲戚远近辈分大小顺序进行。每一排人烧纸,都要吹手张老号,办事人放鞭炮。凡来的亲朋好友都得烧纸,之后是踩跪、转灯山、过金桥、撒路灯。
发丧:发丧时,长孙扛引魂杆,重孙抱用红被面包裹的花棒槌,事后该被面也就归此重孙所有。

下葬:扶柩高岗,泪洒青山,窀穸妥当,吊棺下葬。棺材下葬时大头朝里,小头在口。有的棺材底垫砖,有的垫煤块。墓室里有墓砖(写亡人的生平)、墓灯、五谷、祭饭罐、墓祭桌等。东南西北放桃木橛,为镇邪用。棺材盖上放桑弓柳箭,是亡人自卫的工具。